恩施州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> 来凤县 -恩施州

仙佛寺

2020-08-26 17:27:47

  仙佛寺景区是以仙佛古寺为核心元素打造的宗教文化旅游区,位于来凤县翔凤镇仙佛寺村,距县城4.5公里,紧邻209国家,地处湖北来凤、宣恩、湖南龙山两省三县交界之地,景区约占地425亩。

  仙佛寺始建于东晋咸康元年,距今已近1700年历史。寺内摩岩造像群(俗称咸康佛)坐西朝东、依山临水,有佛、弟子、菩萨等造像31尊,1956年被湖北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,200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“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,文物专家认为“仙佛寺摩岩造像群是长江中游、两湖地区现存唯一最大摩岩造像,在长江以南地区首屈一指。”

  仙佛寺集儒、释、道、巫四教于一体,是土家族、苗族丰富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缩影,也是土家族、苗族儿女智慧的结晶,同时还是“恩施民俗生态旅游区”最具特色的代表。这里风光秀丽——自然与人文相映、青山与绿水一色;这里文化灿烂——民俗与宗教相融、信仰与艺术一体。

  仙佛寺摩岩造像工艺精湛。石壁上有小佛二十龛、成一字排列,均高1米左右,或立或坐,各具神态。石壁上雕有大佛三龛(分别为弥勒、燃灯和牟尼佛),龛高7米,主佛高6米。中龛为一佛、二弟子、二菩萨,佛的躯体魁岸、脸型方颐、双眼微合、庄严慈祥,坐著双领下垂袈裟,结跏跌坐,左手置于膝上、掌心向上、左臂上屈“作*印”;二弟子、二菩萨侍于佛的身旁。南龛为一佛、二弟子,佛身著通肩大衣,结跏跌坐,脸型略长,方圆适度,眼微下视,形象端庄,手作“施禅定印”,左右阿难、迦叶侍立;阿难双手合十,面目清秀,活泼开朗,温顺虔诚;迦叶眉高眼大,满面皱纹,形象生动。北龛与南龛相似,三龛互为整体、相应成辉。

  仙佛寺文化底蕴深厚,历代文人墨客题咏甚多,其中以山门外青石碑上署名咸池昙真人的回文诗最为著名,诗文内容为:“花开菊白桂争妍,好景留人宜晚天。霞落潭中波漾影,沙笼树色月笼烟。”诗文措词卓绝,顺读倒吟、去字减词可演绎成上百首诗来,来凤县曾征集演绎诗达12700多首。

  根据《来凤县志》(同治五年版)记载:“咸康佛,在佛潭岩上,峭壁千寻,上刻大佛二尊、须眉如画。古人倚石壁建阁三层,槛外苍松翠柏、绿荫如幕,数百年物也。檐际泉飞,四时凝雨,洞壑幽峭,夏亦生寒。从此泛舟,可通官渡;端午竞渡,两岸仕女如云……。”仙佛寺是鄂湘渝黔四省(市)边区最大的宗教场所,也是土家族、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宗教圣地,自古以来就是香客游人不断。特别是每年农历2月19日、6月19日、9月19日三次庙会,更是数万人聚集,香烟缭绕,鞭炮鸣放,十分热闹。

  1、佛光普照广场:“佛光普照广场”是武陵山区最大的观音道场、佛教文化中心和边区民俗文化活动中心,占地面积4.5万余平方米,由石牌坊和双面观音造像等景观组成。石牌坊八柱七门,气势宏大,雕刻精美;双面观音塑像通高32米,代表32万颗来凤各族群众佛心,仙颜慈怀,庇佑两湖。双面观音盛行于唐代以前,以后极为罕见,仅龙门石窟和仙佛寺摩崖石窟尚有遗存,广场常年信众络绎不绝,更有信众不远万里前来朝拜。

  2、仙佛映月:“仙佛映月”为景区八大主景之一,是广大信众礼佛的主要场所。为保护不可再生的文物胜迹——摩崖石窟,完全按照古佛形制规格,等比复制的3个大佛龛,1个中型佛龛,18个小石窟。三尊大佛通高6米,身躯伟岸,神态庄严;中型龛为双观音立像,形象古朴,风格独特;小佛神态灵动,须眉如画。清澈的河水顺渠而入莲花湖,如镜水面倒映出天光云影、仙佛雕像——“佛潭映月”的美景得以重现,悠久精湛的摩崖造像艺术得以还原。善男信女皆在此虔诚祈祷,燃香化纸,表达心愿。与“仙佛映月”咫尺之遥的是“九龙浴佛”,池中九龙喷水为初诞佛陀沐浴,佛祖一手擎天、一手撑地,四大菩萨周围护持,意蕴浓厚。

  3、翰墨碑林:仙佛寺历来文人墨客题咏不胜枚举,但因时代久远和多次劫难遗留甚少。“翰墨碑林”收藏着仙佛寺历代文人雅士、高僧大德墨宝,以及当代诗词楹联大家题咏作品,传

  承着仙佛寺的诗词文化。最具代表性的是咸池昙真人流传千古的回文诗。这首诗语言清新,意境悠远,顺念倒读皆成句,拼拆组合皆成诗。碑刻《仙佛寺复建记》,由本土民俗专家碧叶先生撰写,历数了仙佛寺沧桑历史,描绘了佛潭映月美景,内容翔实,文辞精美。

  4、祥云霞光:“祥云霞光”是仙佛寺景区的最高点,由坐观沧桑、太平盛世鼎等景观组成。每逢晨曦初露、日暮黄昏,这里云蒸霞蔚,祥云瑞气缭绕。山顶观景亭又名“望佛轩”,能坐观天际云卷云舒,环看峰峦起伏,指点酉水一线,将两岸秀色、田园风光、大地沧桑尽收眼底。遥相对应的弥勒佛像从福建请进仙佛寺当天,一过酉水河,晚雨立歇,天上日月同辉,霞光普照,祥云缭绕,龙凤双城万千民众共睹了这一自然奇观,成为盛世佛光普照的美谈。高僧大德称此为“三山五岳辉,仙佛拥翠微”,凡人到此,亦感心旷神怡,超然物外。

  5、“奇缘古道”:原是进入古寺的唯一通道,一道卡门当关,护法神和飞天神女雕像栩栩如生。牌楼中柱前镶嵌一幅古联:“有碑载咸康,百代年月成古寺;数世同佛道,三生石上结奇缘”。意即仙佛寺历史上有碑记载始建于咸康元年五月,至今已历经百代;这里既供佛又信道,游客能到此,是其前世、今生、来世结下的奇缘,所以这条路叫“奇缘古道”。牌楼门前,十八尊罗汉形态各异,守护着这方灵地。进入门楼,结缘亭依山而建,古往今来,多少享誉全国的得道高僧曾在此讲经布道度众生,扬佛法结善缘。

  6、仙佛古寺:是仙佛寺景区的核心和精华所在,寺内高逾六米的初唐摩崖造像,与敦煌一脉,同龙门媲美,其规模、水准在两湖地区首屈一指,是研究鄂西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文化交流、鄂湘川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佐证。1956年被湖北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,200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“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。清同治本《来凤县志》根据佛河潭岩“咸康元年五月”题刻,推断为东晋咸康元年(公元335)开建,称为“咸康佛”,距今将近1700年历史。中科院佛教研究所及北京大学的著名专家教授曾于1994年专程前来考究,以六大依据认为,仙佛寺摩崖造像为初唐所建,有1300多年历史,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。史载“古人曾上倚绝壁、下临深潭,建干栏式吊脚楼窟檐三重,将佛像尽罩于内,一层为钟鼓堂,二层为观音殿,三层为大佛殿。檐际青藤披,悬泉飞溅,四时凝雨;槛内古柏笼烟,春兰秋菊、桂香怡人,环境极为清幽。”虽历经文革浩劫,所幸三个大龛、一个中龛得以幸存,能够坐凤沧桑,重现佛光。为保护这一不可再生的名胜古迹,近年来,为满足群众心愿,来凤县委、县政府在各级文物部门指导和支持下同,按“整旧如旧”的原则复建了窟檐,古寺重新以巍巍面貌喜迎四海宾客。

  7、佛潭栈道:依山临河,全长860米,宽2米。距栈道一箭之遥,酉水破峡谷而出,于古寺前汇成方圆百丈深潭,犹如一面巨大青铜古镜,天际流云和日月星辰倒映其中,尤以月上中天之时,银波荡漾,钟声袅袅,上下天光,静影沉璧,恍若人间仙境。在此佛潭之畔,既可近距离体会“佛潭映月”美景,又或下河登舟,仰观仙佛,体会到“水中有天行日月,空中无地现楼台”的壮景。

  8、“慈航普渡”:慈航普渡意即救度众生,景点内仿古休息长廊、古朴石舫和56米宽的游船码头辉映成趣,相得益彰。“铁船开江”石舫上雕刻有两幅画图,源于鲁班修佛潭的美好传说,也表达了千百年来土家人征服自然创造福祉的梦想。此处,既可攀登百步石梯,回到佛光普照广场乐陶陶满意而归;也可顺流而下,游广袤原野,看田园如画,赤橙黄绿纵横。

  〔经营单位〕:来凤龙凤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

  〔景区地址〕:湖北省来凤县(市)翔凤镇仙佛寺村


上一条:杨梅古寨 AAAA

下一条:百福古镇 AAA